大数据证据的理论面孔

时间:2022-11-09来源:开云世界杯作者:浏览:36设置

报告题目:大数据证据的理论面孔

主讲人:杨继文

报告时间:20221111 1600-1730

报告地点:6D-408,腾讯会议:623-859-161

办单位: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在《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Sustainability》《China Legal Science》等SSCISCI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司法部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相关成果荣获中国法学会、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奖励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优秀奖1次。

  

主要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对证据和事实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在司法实践中突出地表现为以电子证据为核心的大数据证据新时代诉求,体现为大数据证据、算法证据和区块链证据的综合应用。大数据证据是一种电子证据,具有特殊的事实认定机制,大数据证据的良好应用有利于提高事实裁判者的司法认知能力,逐步形成从人工到智能的事实认定路径,但需要注意大数据在证据与事实关系之间的限度和保障机制。算法证据,是大数据证据的一种类型,是将海量的案件信息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形成结构化、信息化的案件场景自动解读与自动推理结果的材料。区块链证据的性质是一种存证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体现过程和结果的线上电子证据,价值体现为“第四方”事实认定功能。在新证据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事实认定机制,需要更新事实认定思维、重构事实认定过程、完善证据体系和优化电子证据采信规范应用。

  

主持人:娟 开云世界杯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

与谈人:罗维鹏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林  洋  开云世界杯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 开云世界杯(610039)

电话:(028)87720037 传真:(028)87720200


返回原图
/